板材是装修过程中常见的材料,也是家具质量的“精髓”所在,比如实木、大芯板、夹板、密度板和颗粒板等等。板式家具最容易出现以下三大“顽固”质量问题,提醒消费者这些“坑”切莫踩!
现象一:板材变形
业内人士表示,家具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是基材原料决定的。比如,如果板件的吸水厚度膨胀率不合格,随着干缩潮胀,就会导致门扇翘曲变形、破损甚至断裂,影响使用感受。
质检专家介绍,中密度纤维板、刨花板、欧松板等室内型板必须满足吸水厚度膨胀率、结合强度、静曲强度、弹性模量、握钉力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。
现象二:甲醛超标
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分析,造成家具甲醛释放量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,是部分企业原材料的进货检验控制不严,采用了甲醛超标的胶黏剂或板材进行加工。
目前市场上的板材通常需要加胶粘剂混合压制。正规板材严格采用国标胶,甲醛控制在标准范围内,而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,使用劣质脲醛胶,不仅胶水容易脱落失效,甲醛、甲苯等释放量一不小心就超标数倍。所以业内有句话说,板材的好坏与环保等级,很多是胶决定的。
GB18580-2017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》规定了人造板的合格指标标必须要达到新国标最低标准的E1级,即E1级甲醛释放量≤0.124mg/m3,当然如果有条件用E0或是ENF级的就更好了。
现象三:起翘脱皮